鹤庆:打造白族精品小城正在崛起的鹤庆县城西片区。在鹤庆县城西区的森林公园,广场开阔整洁、林木郁郁葱葱,其间的道路、草坪和各种景观错落有致。白天前来休闲、娱乐、观光的当地群众和游客络绎不绝,孩子在足球场上踢球嬉戏,呈现出一派惬意祥和的景象。每到傍晚,森林公园就显得更加热闹了,欢快的乐曲声在公园里飘荡,广场舞跳起来、健身步跑起来,公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。在鹤庆县城建设的进程中,老城区建成了水阁凉亭公园、文庙公园,在西片区建成了黄龙潭公园、樱花湖公园、森林公园和鹤庆生态文化长廊。满满的幸福感,洋溢在了群众的脸上,流淌在群众的心中,居民们都赞叹:“县城变得越来越美、越来越舒适了。”自全省“美丽县城”建设工作启动以来,鹤庆县围绕打造“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白族精品小城”目标,聚焦“干净、宜居、特色、智慧”四要素,紧扣重点,全力推进“美丽县城”建设工作。目前,鹤庆建成区面积6.07平方公里,县域城镇化率达37.89%、绿地率达33.8%,县城功能更完善、设施更齐全、环境更优美,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。紧扣重点 建“美丽”县城鹤庆紧扣“建、改、拆、理、管”五个重点,全面推进“美丽县城”创建。强基础设施,全面加快市政建设,持续巩固卫生县城创建、推进文明县城创建,加快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创建;改善县城面貌,不断加快县城管网和各类线缆的改造提升、推进街面门牌广告秩序整治、抓紧抓实城区建筑风貌管控;拆除私搭乱建,加强县城综合建设综合管控力度,依法整治县城已建成区未批先建、批后加建、私搭乱建以及侵占道路、河道、绿地、广场等违法违规建筑;理清制度体系,健全完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义务监督员制度和县城环境卫生整治“公益日”活动制度,严格落实社区管理和门前“五包”责任制;管好县城秩序,坚持严管与重罚相结合,切实维护好县城交通秩序,全面管控好市容市貌,从严整治占道经营行为。在爱国卫生“7个专项行动”中,鹤庆县城公厕%完成了提升改造,保持卫生、干净。合理布局建“宜居”县城鹤庆坚持规划引领,优化功能布局,东片区以县城火车站为依托,建设仓储物流中心;中片区为中心城区,是县城老城区,为商贸服务中心;西片区是县城近期开发建设的重点片区,为行政办公及居住休闲中心。将鹤庆一中初中部从鹤庆文庙公园整体搬迁后,把鹤庆文庙公园打造为老城区的历史文化窗口,将鹤庆县粮食局搬迁,把水阁凉亭打造成为云鹤历史文化街区的门牌;建成黄龙潭公园、生态文化长廊、森林公园等一批公园;加快推进县城停车场项目建设。合理布局道路、学校、医院、公园、农贸市场、停车场,满足群众吃穿住行所需,方便群众停车、休闲、健身、娱乐。紧盯亮点建“特色”县城鹤庆紧盯特色亮点这一目标,注重提炼鹤庆白族民族文化元素和主基调,打造属于鹤庆独有的白族文化名片。重点围绕县城的白族民居建筑外立面改造,凸显“白墙、青瓦、淡墨画,封火、束腰、马头墙,瓦猫、照壁、格扇门”的鹤庆白族民居特色,加快推进县城门户形象提升、棚户区改造、老旧小区改造、老城区主要街道建筑风貌整治及传统建筑修缮等项目。积极植入新业态,着力打造特色花卉街区、月亮街、“老鹤庆”街区、鹤庆特色小吃一条街等街区,在保护、传承好历史的同时,让历史人文与现代建设相互交融。鹤庆“美丽县城”建设规划实施项目66个,项目总投资13.39亿元,截至今年9月底,累计完成投资6.46亿元,县城面貌显著提升、城市功能日臻完善、县城品味大幅提升,白族特色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新城迅速崛起,美丽宜居的县城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,打造“宜居宜业宜游”精品小城初见成效。来源:大理日报(特约记者寸红亮 文/图)大理投资置业、看房、买房,请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jc/600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