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乡村振兴工作中,云南省鹤庆县结合“大理之问”大讨论活动,注重示范引领,将西邑镇西邑村乔仁甸自然村作为鹤庆县乡村振兴的试点村,积极探索具有鹤庆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,取得了初步的成效。
因村施策,保护乡村风貌
如何在脱贫攻坚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、提升村容村貌?如何建设美丽村庄?乔仁甸村按照“顺应自然、留住乡愁”的原则,利用村里原有的石头、木材、松毛堆等乡愁元素,以农户自行修复、工程项目修复、生态堆码相结合,对村内石墙进行修复,目前修复石墙多米,利用公共区域和农户闲置的房前屋后种植花草绿植多平方米。同时,建设了小花园2个、小果园3个、小菜园5个,留住了乡村风貌,留住了乡愁乡韵,提升了村庄品位。
结合乔仁甸村42户农户庭院基础薄弱,人畜混居,院内杂乱、部分农户厕所为旱厕、厨房破旧卫生条件差,制定切合实际的“美丽庭院”标准和推进方案,把农家庭院的“方寸地”建成发家致富的“增收园”和赏心悦目的“小乐园”。
因地制宜,发展绿色产业
乔仁甸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,将优质白芸豆打造为乔仁甸的产业名片,在目前种植亩的基础上,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,并积极开展白芸豆绿色有机产品认证。同时,引导农户将传统种植的玉米等逐渐向蔬菜、大蒜、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转变,增加种植业产值。引导农户积极发展观光农业,助推乡村旅游发展。
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,重点扶持肉牛、黑山羊、土鸡养殖,着力打造原生态高品质牛羊肉、土鸡、鸡蛋等“乔仁甸”品牌。充分利用庭院及庭院周边空地,扩大重楼种植面积、推广生态养蜂业,发展庭院经济、墙体经济。依托马耳山自然生态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,挖掘本地特色的“马耳山”牌山茅野菜、农特产品,推进乡村休闲旅游“后备箱”“伴手礼”工程。
党建引领,着力解决“不敢干”“推不动”的问题
西邑镇为解决抓乡村振兴内容空泛、措施不具体,以及规划项目简单为修沟修路、村庄建设千篇一律等问题,紧紧结合乔仁甸村农旅结合的发展定位开展示范创建,细化内容,留住了乡村风貌,留住了乡愁乡韵。
西邑镇首次提出了“美丽庭院创建”,制定“一户一策”,提出开展美丽庭院创建,引导农户修建石墙、打造水景观、硬化院心、整治庭院周边的闲置空地等。镇村干部实行包干到户,与挂钩户耐心沟通,共同协商。着力解决了“担当不足、不敢干”,“落实不力、推不动”的问题,凝心聚力,合力攻坚,扎实推进了乡村振兴试点工作。
云南网记者夏方海通讯员寸红亮
责任编辑:邓蕊丹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zz/6012.html